教育心理學是教育學考研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教育心理學的核心考點較多,復習較困難。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了解和復習備考,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教育學考研教育心理學高頻考點:自我價值理論的詳細內(nèi)容,一起來看看吧。
2024教育心理學考研考點:自我價值理論
  一、基本觀點
  自我價值理論是由美國心理學家科溫頓提出。該理論認為:人天生具有維護自尊和自我價值感的需要,當一個人的自尊和自我價值受到威脅時,他就需要各種措施來維護以保持自我的價值感和能力感,學習同樣有這種需要。個人把成功看作是能力的展現(xiàn),而不是努力的結果。如果成功難以追求,則以逃避失敗來維持自我價值。如果放棄學習,便可將學業(yè)失敗歸因于“沒有學習”、“沒有努力”,從而避免了自尊的喪失。
  二、分類
  (一)高趨低避型
  這類學生被稱作“成功定向者”,他們通過不斷的努力來發(fā)展自我,他們的學習超越了對能力狀況和失敗狀況的考慮,從學習的本身能夠獲得源于內(nèi)心的快感,對學習具有極高的自我卷入水平。如我國著名的數(shù)學家陳景潤對數(shù)學的熱忱與鐘愛。
  (二)低趨高避型
  這類學生被稱作“逃避失敗者”,他們認為逃避失敗比期望成功更為重要。他們懷疑自己的能力,害怕被別人認為是無能的人,因而調(diào)動自我防御機制,采用逃避的手段,這樣失敗了可以為自己找一些借口。如某學生考試成績不理想會解釋為晚上沒有睡好或者老師的教學水平不夠。
  (三)高趨高避型
  這類學生被稱作“過度努力者”,他們在受到成功的誘惑的同時,也存在著擔憂失敗的恐懼。他們對任務又愛又恨,產(chǎn)生既追求又排斥的沖突情緒,導致他們處于沖突狀態(tài)中,但焦慮引起并加強了他們對學習的注意,所以他們會想辦法取得成功及避免失敗。這種孩子就深受老師喜歡,在表面上,都能看到他們追求成功、努力學習、聰明能干,但事實上,他們嚴重受到緊張、沖突的精神困擾。如平時表現(xiàn)貪玩但私底下偷偷努力學習的學生,如果獲得成功更能說明自己能力過人,如果遭遇失敗則可以找到很好的理由,比如貪玩,而不會被人認為能力不足。
  (四)低趨低避型
  這類學生被稱作“失敗接受者”,他們不因成功感到自豪,也不因失敗感到羞愧,因此他們的內(nèi)心很少有沖突,他們往往對學習表現(xiàn)出漠不關心的態(tài)度,很少學習或者直接放棄學習,認為這樣就能避免對自己能力的否定的評價。
  三、教學啟示
  在實際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學校教育應著眼于教育目的,實實在在幫助學生在課業(yè)上獲得成功而免于失敗,要以學生自身的提高為標準來進行評價,而不是與其它同學進行比較。教師應為學生提供中等難度的學習任務,引導學生進行努力歸因和方法歸因。
  以上內(nèi)容整理于網(wǎng)絡,僅供參考。
  以上就是學姐為大家整理的【2024教育心理學考研考點:自我價值理論】的全部內(nèi)容!想了解更多關于考研的相關信息,請關注高頓考研官網(wǎng)查詢,祝大家考研成功。另外,小編為2024考研的小伙伴們準備了豐富的學習資料,點擊下方藍色小卡片即可獲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