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財務人離職、跳槽這種情況都是經常發(fā)生的,但由于財會崗位涉及了公司諸多的信息,甚至是商業(yè)機密。所以離職的過程也會有諸多的麻煩事。有些財務人在離職時是與公司和平的說再見,有的財務人離職時卻會與公司產生一些分歧導致最后不歡而散。
之前就聽朋友講過他公司同事Eric的奇葩離職過程。當時他們公司屬于業(yè)務擴張時期,公司招聘了許多新人。財務部門空缺了一個預算分析的崗位,沒過多久,Eric來到公司應聘。大家都覺得他看上去挺老實的,言談舉止也很禮貌,后來經過二輪面試,公司領導覺得他能力也還不錯,就錄用了,這次錄用可以說是雙方融洽的雙向選擇。
初入公司,他工作積極主動,做事也很認真,預算分析報告都會做的很好,在領導面前也是畢恭畢敬,得到了領導的諸多夸贊。后來公司為了提升員工的素質能力,組織了財務管理部門進行了很多關于管理會計的培訓,并且鼓勵員工報考CMA證書,如果要參加培訓課程,公司還會提供相應的補貼。Eric也積極響應公司的建議,主動報名了CMA考試,還報了高頓的面授班,每周末去上課,公司還把他的課程費用都報銷了。最后他大概花了半年多的時間,就順利通過了P1、P2的考試,拿到了CMA證書。
之后從開會就能看出來,考過CMA證書的他比以前的工作能力更勝一籌了,思維角度也發(fā)生了變化,為領導提供了很多有價值的內容。領導也開始重用他,想要進一步提拔他,但沒過多久,他的工作態(tài)度就大不如從前,可能是覺得自己能力強,也有點資本了,就開始虛榮心作怪,變得浮躁。有些時候甚至會頂撞上司或者開始和同事吹噓自己怎樣怎樣,貶低其他的同事。剛開始大家都會讓著他,覺得他能力強,沒辦法。后來他膨脹的樣子連領導都受不了了,最后還甚至要挾公司漲工資,而這個數(shù)字對于他的崗位來說過于夸張。公司沒有同意之后,他揚言說要泄露公司的事情,說公司的財務制度不規(guī)范,要將問題抖漏出去。最后,好像是HR勸退了,給了他一筆錢。就這樣,算是和公司撕完逼走的。
其實,每個公司都會多多少少遇到像他這樣的人,仗著自己可能有些工作能力,就會想方設法牽制別人,牽制公司。但其實作為財務人員,首先就是要把職業(yè)道德放在首位,財務部門是最重要的部分,其中所含的機密信息以及業(yè)務信息對于一個公司來講至關重要。當你離開崗位的時候就應該把儲存在腦中的那家公司的所有業(yè)務信息清零。當然,如果在離職時真的是公司的問題,那么不如和公司盡可能的和解,能達到友好協(xié)商,對于雙方來說都是雙贏的局面。
 

 
▎本文系高頓原創(chuàng)作品,作者Irene,部分內容綜合自互聯(lián)網,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處理。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來源高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