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工作量折舊額=固定資產(chǎn)原值×(1-預計凈殘值率)÷預計總工作量
月折舊額=當月實際工作量×單位工作量折舊額

工作量法將固定資產(chǎn)損耗與使用強度直接掛鉤,適用于??使用不均衡、價值隨工作量遞減的資產(chǎn)??(如運輸設備、大型機械)。公式包含三大核心要素:
??固定資產(chǎn)原值??:資產(chǎn)初始入賬成本(含購置價、稅費等)。
??預計凈殘值率??:資產(chǎn)報廢時預計殘值占原值的比例(通常3%-5%,企業(yè)可合理確定并備案)。
??工作量計量單位??:根據(jù)資產(chǎn)類型選擇,如:
??行駛里程??(運輸車輛):單位里程折舊額=原值×(1-凈殘值率)÷總行駛里程
??工作小時??(機床設備):每工時折舊額=原值×(1-凈殘值率)÷總工作小時
??臺班數(shù)??(工程機械):每臺班折舊額=原值×(1-凈殘值率)÷總臺班數(shù)
??案例應用??:
某醫(yī)療器械公司購入一臺檢測儀,原值120萬元,凈殘值率4%,預計總檢測次數(shù)為50萬次。本月檢測8,000次。
單位工作量折舊額=1,200,000×(1-4%)÷500,000=2.304元/次
本月折舊額=8,000×2.304=??18,432元??
??工作量法在初級會計考試中的實戰(zhàn)應用??
初級會計考生需掌握??三種場景下的計算邏輯??,并注意會計準則與稅法差異:
??不同資產(chǎn)類別的公式變形??:
??貨運卡車??:按里程計提(例:原值80萬元,總里程60萬公里,月折舊額=當月里程×單位里程折舊額)。
??生產(chǎn)線設備??:按工時計提(例:設備原值200萬元,總工時100,000小時,當月使用800小時)。
??稅務處理關鍵點??:
企業(yè)所得稅允許采用工作量法,但若??會計折舊額>稅法最低年限折舊額??,需納稅調(diào)增;反之可全額扣除。
例:某設備會計按工作量法年提折舊15萬元,稅法最低年限折舊僅12萬元,則超額3萬元需調(diào)增應稅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