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來到9月之后,一向走在招聘前端的Big Name都陸續(xù)關閉了秋招的網申通道。
關于網申的結果,總是有人歡喜有人愁——
“本來都沒報什么希望,結果有意外之喜,竟然收到了dream company的面試通知!”
“我已經投了上百封簡歷了,目前為止,被拒了59次......感覺有點過分樂觀了......”
面對雇主集中的秋招,海投簡歷是畢業(yè)生必經的一關。然而,有人信心滿滿,志在必得;有人卻恍恍惚惚,連遭打擊......就業(yè)的第一關,到底是哪個環(huán)節(jié)掉鏈子了呢?
1、GPA不達標
太多人認為大學是自由的天堂,自由到忘記了成績的重要性,直到畢業(yè)前投出的簡歷都石沉大海的時候,才被啪啪啪打臉,意識到GPA的重要性。
誠然,很多企業(yè)尤其是Big Name基本上都會設置GPA的門檻,一方面自然是為了可以快速篩選求職者,另一方面也是作為學習能力和態(tài)度的參考標準。
不過,并不是GPA不高就全無機會——“GPA不夠,能力來湊”,如果你在其他方面有非常突出的能力,一樣能夠獲得青睞。況且,在GPA之外,學校背景也有一定的關系,普通二本院校的GPA 4.0或許還比不上TOP 10院校的3.5。
2、一味追求BIG NAME
大公司固然平臺好,薪資高,人人都想去,但并不代表去小公司就沒有意義。畢竟,關鍵還是要看具體的招聘崗位。況且,大公司雖然平臺好,但是主體越龐大,一個蘿卜一個坑,意味著個體的發(fā)展空間越有限,畢業(yè)生很容易淪為大船中的一枚小小螺絲釘。
而小公司的發(fā)展空間則相對廣闊,剛剛踏入社會的大學生或許可以接觸到更多工作和任務,有利于職場快速成長。
總之,大平臺亦或是小平臺都各有利弊,應該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取舍,緊盯著BIG NAME不放或許會白白喪失其他好機會。
 

 
3、缺少額外能力證明
要在成千上萬封簡歷中挑人,用人單位不得不制定一些標準,在沒有見過應聘者的情況下,其所獲得的獎勵、證書等便自然而然成為了“硬標準”。
尤其是對于想從事財會工作的畢業(yè)生來說。
這是一個提供專業(yè)服務的行業(yè),能夠證明工作能力的,除了累積的工作經驗之外,便是白紙黑字,獲得官方認證的各類財會資格證書了。
不過,大學期間可以報名的考試比較有限,以初級會計職稱ACCACMA等證書為主,這幾張證書如果你認真?zhèn)淇嫉脑?,在秋招前拿下全科也有很大機會,即便只通過了部分科目,也可以在簡歷上表明。根據高頓職業(yè)發(fā)展中心的調查發(fā)現,應屆生未通過ACCA全科,照樣拿到四大offer的也大有人在。
當然,大學期間就開始備考CPA的學生也有不少,不過礙于畢業(yè)前無法報考,但是也可以提一下自己已經學習了多久以及關于CPA的通關計劃,至少證明了你的上進心和學習態(tài)度。
事實上,考證的過程不僅僅是拿到一張證書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可以學到很多東西的成長過程。
4、缺少實習經歷
好好學習固然是件好事,但也不能忽略實習的重要性。在如今的就業(yè)市場,具備實習經歷也是讓招聘方愿意閱讀你簡歷的必要條件之一。對企業(yè)來說,招一個有實習經歷的人就意味著你有職場工作經驗,掌握了基本的工作技能,也許可以節(jié)省一大筆初期培養(yǎng)成本,這樣的人也往往能夠更快投入工作。
在財會行業(yè),實習經歷也十分重要,對于招聘企業(yè)來說,最好的條件自然是證書和經驗兩者兼具,這樣的人才往往更能獲得青睞。
總而言之,要想在秋招中盡早拿到心儀的offer,在進入大學之初就不能懈怠自己的學習,盡量從各方面去豐富自己的經歷,不要等到秋招在即,才對著空白的簡歷悔恨不已。
▎本文作者:Stella,高頓財經簽約作者。本文為原創(chuàng)文章,歡迎分享,轉載必須注明來源高頓、侵權必究、不得隨意更改和刪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