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人,因為高考失利,和自己心愛的專業(yè)擦身而過。
有的人錯過便是錯過了,在另一個專業(yè)開辟天地。但也有人為了心儀的方向,轉專業(yè)、學CQF,只為圓最初的夢想。
這些問題,Z同學都曾遇到過。他是如何解決的呢?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學習CQF的經歷吧。
一、考CQF的想法
我叫wenchao zhang,本科學的是國際商務,因為自己對量化金融很感興趣,想要系統(tǒng)地了解量化,所以就報考了CQF。在國內券商,金融科技公司工作了兩年,然后去美國讀math finance碩士。
在申請碩士的時候,CQF的導師Dr.Riaz Ahmad和Dr.Sébastien Lleo都為我寫了推薦信。
畢業(yè)后在hedge fund工作了一年,現在在Citibank Senior Quant Analyst。
我一直堅信,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就需要你打心眼里對這方面感興趣,有探索欲,這樣才能產生強大的自驅力。
所以,當我接觸到CQF時,發(fā)現它幫助我有了量化的基礎。尤其是在知識方面,讓我在面試量化工作時變得更加有底氣,讓我重新認識了量化金融,對未來的規(guī)劃也更加清晰。
除了名師授課,CQF的課程設計也特別合理,更注重實操性和前瞻性。它包含六個板塊必修課和兩門選修課程。
CQF完整課程
必修課包含了金融工具類、數據科學類最核心的必備知識,兩門選修課幫助你在喜歡的量化領域進一步深耕。
二、關于CQF的學習心得
對于本科不是數學專業(yè)的人來說,隨機微積分還是有一定困難的。但問題不是很大,CQF的導師都教的很好,經常以提問的方式引導我們去思考,舉一些簡單實際的例子帶我們去理解它。
特別是Dr.Riaz Ahmad,他每次上完課的周末會有一次review session,這是一個非常好與老師溝通的機會,有什么問題都可以提出來,特別是在數學方面的問題,他都可以幫你解答。
CQF部分講師
有個引路人帶你入門,后面都是水到渠成的。不要怕自己英文不好,要多和老師溝通交流。
在此之前,我也不太能聽懂老師在講什么,特別是數學方面的問題,所以就課后查資料,多與老師溝通,慢慢發(fā)現也能回答上老師的問題,其實這也是一種進步的過程。
CQF需要的能力
量化本來就是一門交叉學科,雖然很多不是直接相關的,但都是互通的。
量化的目的就是用數學或者數字去度量它,把它抽象成幾個數字。實際上所有產品都可以這么做,只是每個產品都有自己獨特的地方。
三、關于我的看法
和國外相比,國內量化還處在初步發(fā)展階段。我覺得國內外量化環(huán)境沒什么不同,都是在互相借鑒。
量化在美國頭部具有壟斷效應,占全市場的比重會達到1/3以上。但近幾年國內量化做的也很不錯,尤其是頭部公司,未來仍具備很大的發(fā)展?jié)摿Α?/div>
不難看出,國內量化人才需求也在慢慢上升,我們能做的就是繼續(xù)保持學習,增加自己的個人競爭力。
最后,分享一些我學習CQF的經驗,希望對你們有一點幫助:
第一,對于喜歡的事情要堅持。不能說現在看不到曙光,就對未來失去希望。在學習過程中遇到挫折是很正常的,多想想自己熱愛的事情和目標,練就一顆強心臟。
第二,需要自己去努力達成的事情還有很多,要主動且重視起來,多和老師溝通,好好利用導師帶來的資源,將會有更多成果在等待著你。
希望正在學習CQF,或者即將學CQF的你,帶著對量化金融的好奇心,收獲心之所向。

以上就是【夢想該怎么實現:最初考CQF的初衷】的全部解答,如果你想要學習更多這方面的【CQF國際數量金融工程師】的知識,歡迎大家前往高頓CQF頻道

CQF協會官方負責人帶來的證書介紹,來看看CQF證書到底是什么?


關注公眾號
快掃碼關注
公眾號吧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