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pa考試分為專業(yè)階段和綜合階段:
1、專業(yè)階段(6門科目)
會計:核心基礎科目,涵蓋財務報表編制、長期股權投資、合并報表等實務內容,建議優(yōu)先報考。
審計:側重審計流程、風險控制及案例分析,需結合會計知識理解。
財務成本管理:計算密集型科目,涉及資本預算、估值模型等,公式繁多且計算量大。
稅法:政策更新頻繁,重點掌握增值稅、企業(yè)所得稅等稅種計算及優(yōu)惠政策。
經濟法:聚焦公司法、證券法、合同法等法律法規(guī),需理解法條在實務中的應用。
公司戰(zhàn)略與風險管理:側重企業(yè)戰(zhàn)略制定、風險管理框架(如SWOT模型)及案例分析。
成績有效期:單科合格成績保留5年,需在連續(xù)5年內通過全部6門科目。
2、綜合階段(1門科目)
職業(yè)能力綜合測試:
分為試卷一(會計+審計+稅法)和試卷二(財管+戰(zhàn)略+經濟法),以跨學科案例分析為主,考查實務問題解決能力。
無時間限制:通過專業(yè)階段后任意一年報考,兩卷合計60分即合格。
需注意的是,2026年專業(yè)階段考試時間預計在8月下旬(參考2025年安排),歐洲考區(qū)為8月底??忌柙谕ㄟ^專業(yè)階段全科后,方可報考綜合階段,且綜合階段無成績有效期限制。
二、cpa科目如何搭配更高效?
cpa科目搭配需結合關聯性、難度及個人基礎,具體如下:
1.零基礎考生:首年選“會計+稅法”,會計為審計和財管的基礎,稅法與之關聯度高;次年搭配“審計+經濟法”,利用會計基礎降低審計難度,經濟法調節(jié)學習強度。
2.在職黨:每年2科,如“財管+戰(zhàn)略”(邏輯互補)或“會計+經濟法”(難易結合),避免同時備考多門高難度科目。
3.全職/學霸型:可挑戰(zhàn)“會計+審計+稅法”三科聯動,審計依賴會計知識,稅法補充實務場景,但需日均投入4小時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