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有關法律規(guī)定,注冊會計師是在承辦業(yè)務過程中未能履行合同條款,或者在出具的報告中因沒有保持職業(yè)謹慎或故意沒按專業(yè)標準出具合格報告導致報告使用者蒙受損失,是需要承擔應有的法律責任的。
cpa
注冊會計師的責任劃分有三種,分別是行政責任、民事責任和刑事責任三種,具體的注冊會計師責任劃分假定如下:
注冊會計師的責任劃分?
它的界定從注冊會計師過錯歸責原則上劃分,一種是無過錯責任原則,一種是過錯責任原則。首先來看無過錯責任原則,無過錯原則指的是無論當事人是否造成他人損害都應該承擔民事責任。它的依據(jù)主要是根據(jù)損害的客觀存在,行為人的活動以及管理的實務造成損害的后果,而特別加重其責任。其次是過錯責任原則,這個和無過錯責任原則相反,行為人在有過錯的情況下需要承擔民事責任,即使造成了損害的客觀事實,但是當事人無過錯就滅有責任承擔民事責任。兩者的區(qū)別在于舉證責任不同,根據(jù)“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如果被告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則會被推斷為有過錯。過錯推定原則的存在是必然的,能有利于維護注冊會計師們的生存空間,有利于維護廣大投資者的利益,同時尊重了審計制度。
cpa
從法律的角度上講,注冊會計師承擔法律責任意味著有違法行為,那么承擔責任就需要具備四個構成要素。第一點是注冊會計師及其事務所是違法行為的主體。第二點是行為人主觀上存在故意、過失的態(tài)度。第三點是行為人客觀上違反了《注冊會計師法》,損害了利害關系人合法權益。第四點是損害事實與違法行為之間存在因果關系。隨著經(jīng)濟社會的發(fā)展和法律法規(guī)的逐步完善,在對會計信息不同認識而產(chǎn)生的法律沖突中,民事糾紛的問題會逐步增加。為減少這些情況的發(fā)生,注冊會計師們應該嚴于律己,在審計中打起十二分精神,做好本職工作,為注冊會計師行業(yè)健康綠色發(fā)展貢獻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