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注會考試,各科目的特點不一樣,注會《審計》科目的特點就是晦澀難懂,初次接觸審計知識,先把審計的基礎知識弄明白了,明白審計的基礎理論、基本邏輯。不要著急去做大量的習題,更不可脫離教材簡單看輔導資料。由于2021年注會《審計》教材還沒有發(fā)行,所以建議各位考生在此期間可以根據(jù)2020年注會考試大綱以及注會教材進行備考。
2021年注會《審計》備考方法是什么?有什么建議?
● 注意知識點的內在邏輯,把握教材邏輯框架
審計難,主要難在了很多同學不能理清楚知識點的邏輯關系,在審計學習中,同學們要注意圍繞“一個中心,二個階段、三個角色”來學習:
(1)“一個中心”,審計是圍繞“風險”這個中心展開工作的?,F(xiàn)代審計屬于風險導向審計,也就是審計是以風險為導向的?!秾徲嫛方滩牡谝徽戮徒榻B了審計風險模型,審計風險來源于管理層編制的報表有重大錯報風險以及審計師在審計過程中的檢查風險。整個《審計》教材就是緊緊圍繞這個風險模型展開的。審計的過程就是如何來識別重大錯報風險,如何來降低檢查風險,從而最終達到審計師可以接受的低水平的審計風險。
(2)“二個階段”就是風險的識別和評估階段,以及在風險識別和評估基礎上的風險應對。教材第七章是風險評估,詳細介紹了如何來識別財務報表的風險以及如何評估這種風險的大小,目的是找到影響報表的重大錯報風險。緊接著在教材在第八章就介紹了風險應對,介紹了審計師面對識別出來的重大錯報風險如何去應對,也就是去證實重大錯報風險是否在財務報表中形成了重大錯報。
(3)“三個角色”指的是在審計過程中涉及到的主要人員。如果我們把審計比喻成一幕話劇,那么在這幕話劇中有三個角色登場,報表使用人、管理層、審計審。報表使用人我們簡單理解為投資人,老板投資后當然關心企業(yè)的經營和財務狀況,因此他們是報表的使用人。管理層就是負責企業(yè)日常管理的人員,比如CEO、CFO等,他們的工作就是管理企業(yè)并編制報表。第三個角色就是審計師,審計師我們可以理解為注冊會計師,他們是取得審計的專業(yè)資格從事審計的人員。注冊會計師需要按照審計準則和職業(yè)道德的要求獨立的開展審計,審計之后出具一個審計意見,說明報表是否公允反映,是否有重大錯報。因此,審計的過程可以簡單總結為:審計師按照審計準則來審計管理層編制報表,查找錯報的過程。
● 在學習過程中要及時做筆記和總結
提議同學們在第一輪的基礎學習中,準備一個筆記本,在跟著老師學習的過程中,及時總結老師講解的知識點和框架體系。審計教材是翻譯的教材,一定要抽絲剝繭,把自己對審計的理解和總結提煉出來,把前后的知識和體系羅列出來,及時對已混點和易錯點做對比分析。
● 在學習過程中留意考試細節(jié),避免犯簡單錯誤
審計報表的目的是查找錯報,同學們特別需要在學習的時候既要有邏輯、有框架,也不要忽略細節(jié)。希望同學們在第一階段的學習過程中,主要是打基礎,要仔細的研讀教材,特別是注意一些容易出錯的點,比如審計程序是“應當”做還是“可以”做,執(zhí)行審計的時間到底是“日前”還是“日后”等等。
以上就是在CPA考試【2021年注會《審計》備考方法是什么?有什么建議?】的全部解答,如果想要學習更多知識,歡迎大家前往高頓教育CPA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