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信息】   
 
  姓名:劉相驛
 
  班級:暑期班
 
  背景:應屆畢業(yè)大學生
 
  成績:總分305
 
  審計-55財管-60經(jīng)濟法-62.5會計-67.5戰(zhàn)略-未考稅法-60
 

 
  【個人金句】
 
  作為一名本科數(shù)學專業(yè)的學生,從未接觸任何財務知識,是零基礎的學員,取得這樣的成績自己還比較欣慰,在整個備考學習過程中也是有跡可循的。
 
  首先,學會激勵自己,不給自己留后路,告訴自己珍惜這一次機會,好好把握。從暑假開始,我就經(jīng)常看已經(jīng)通過CPA考試的學員的成績單和經(jīng)驗分享,復印一份夾在錯書里,每次浮躁感覺復習不下去的時候就看一下,能起到很大的激勵作用。
 
  其次,要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對我而言,由于我的備考時間不是很充裕,因此我無法將通用的三遍法、錯題本、框架法在每門科目上都完美應用。所以我對六門科目進行了文理科的劃分,對文科類科目(審計、經(jīng)濟法、戰(zhàn)略),我側重于三遍法回歸講義和框架法梳理知識結構;對理科類科目(會計、財管、稅法),我側重于錯題本,重視動手計算、思路總結。在記憶是我還會選擇冥想的方法,一有空閑的時間,比如吃飯時睡覺前這樣的時間我就會閉著眼睛去回憶知識框架,能起到很好的加強記憶的作用。
  最后,心態(tài)建設十分重要。考審計的時候我有個鍵盤字母z壞掉了,主觀題答題時頻頻需要打這個字母,加上審計是第一門,很大的影響了我的心態(tài),這也是只有審計差五分沒過的一個原因吧。還有最后一門稅法的時候,我自帶的計算器突然壞了,只能用計算機上的,但是有了審計的經(jīng)驗我立馬告訴自己冷靜下來,“小心謹慎”面對考題,爭取把會做的都拿到分,自己認真扎實復習了這么長時間,不能因為突發(fā)意外事件毀了之前的努力,雖然計算器的原因浪費了很多時間,好多題沒有做完,但最后稅法還是過了,所以說,心態(tài)是成功一個很重要的因素,無論在備考中還是考試中好的心態(tài)都是決勝因素。
  CPA備考經(jīng)驗及感悟
  首次接觸CPA是在大二的時候,剛開始學習時,因為是零基礎,所以開始準備學會計預科,這種學習狀態(tài)就是三天打魚兩天篩網(wǎng),效果特別差,加上自己看書這樣的自學形式,單方面輸入,聽的時候都明白,轉頭就忘了自己學了啥,所以聽到一半的時候我放棄了,因為基礎不好,加上執(zhí)行力不夠,強行聽課的結果就是CPA給我的當頭一棒。此時,我開始反思自己的執(zhí)行力,基于基礎薄弱的情況,我調整學習方式,決定從高頓財經(jīng)網(wǎng)課開始學會計。
  在大二上的暑假,我正式進入高頓CPA暑期六科班,那段時間是忙碌且充實的,從早上八點到下午五點我們都在教室學習,后期加了晚課,經(jīng)常上到晚上九點,就這樣,用一個半月時間學完了六科。
 

 
  之后大二大三學校課程負擔較重,我就沒再繼續(xù)CPA的學習,而是忙于保研的事情。
  到了大四,在6月份在證券公司實習結束并且完成了畢業(yè)論文后,真正的集中學習加沖刺階段到來了。從7-8月份,我需要學習四科課程,所以時間的規(guī)劃變得至關重要。在這段時間內,我的時間規(guī)劃是每天6:30點起床,7點30-8點:會計;8點30-12點:財管;13點30-17點:審計+稅法。
  因為這段時間處于暑期,我有大量集中的時間去學習,我選擇了離家較近的一個圖書館在學習的過程中,雖然學校離圖書館有一小時路程,但無論是否刮風下雨,我都會準時去,從未遲到,并且在圖書館閉關后才回家,一直堅持了近兩個月這樣規(guī)律且充實的生活。同時家人的鼓勵同時也很重要,父母在物質上和精神上都給了我巨大的支持,每當自己覺的壓力很大很苦的時候,母親總是鼓勵我說:“只要自己盡力了就好,不要太看重結果。”沒有了思想包袱,我也越來越相信自己能取得好成績,所以好的心態(tài)陪著我走進了考場我?guī)е己玫男膽B(tài)進了考場。
  九月份我研究生開學,學期一開始課業(yè)負擔就很重,再加上剛開學的雜事也比較多,所以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我的復習進度,但是我還是選擇了在新學一門課,就是經(jīng)濟法,最終我在10月份考試前兩天把經(jīng)濟法這門課學完。
  現(xiàn)在接下來我簡單介紹與大家分享一下各科目的學習經(jīng)驗吧。
  會計
  我認為對于會計而言,比較重要的是會計處理的掌握和思路的分析,例如長投里看到25%應當有什么條件反射,看到75%應當有什么條件反射,這些應當在平時多加總結和記憶。就具體方法而言,在學完每個章節(jié)之后都會回憶一下本章有哪些比較重要的知識點,然后對照復習的框架,對自己的思路進行完善和補充。其次,我十分重視會計錯題本,在每個錯題后面我都用紅筆總結了分析思路和知識點。會計最后一輪復習方面主要利用分年真題來進行訓練。
  財管
  我認為重點是勤記憶和勤動手,特別是要動手上機操作,用電腦打公式。這一點我覺得可以充分利用平時的模擬考試和真題模擬演練,熟練掌握V+的用法,財管考試分秒必爭,用好V+可以節(jié)省很多時間。對于財管的公式,我建議利用框架不斷梳理,滾動記憶。財管最后沖刺階段主要利用電腦做分年真題。
  稅法
  稅法的特點是比較細碎、知識點多而雜。各個稅種有很多交叉重疊還有很多易混淆的地方,并且稅率也很容易記混。我在稅法上面的復習策略是:從宏觀到微觀,再從微觀到宏觀。首先弄清楚基本稅目、稅目的主要區(qū)別和稅率,然后再深入每個稅目進行細致的學習。通過歷年真題的演練,把易考點在框架上做相應的標注和補充完善。另外,通過歷年真題的演練,再回歸宏觀,搞清楚自己到底在那些稅目的知識點上面存在混淆,通過專題總結的方式解決這些問題。
  文科類科目(不涉及數(shù)字和計算)
  審計
  審計是我在文科類科目中相對花時間較多的一科,因為沒有實操經(jīng)驗,所以入門十分困難。我采取的做法是從宏觀到微觀,并且著重抓主要考點。入門階段我天天都在聽網(wǎng)課,三遍不行就五遍,直到弄清楚審計整本書的大致內容為止;真題方面,審計真題至少來回做了三遍,然后把每一個真題的考點都在課件上和框架上進行標注和完善(其實發(fā)現(xiàn)考來考去都是那幾個點、那幾句話)??沼鄷r間讀框架和講義,對講義上的真題點形成感覺和記憶。主觀題方面,利用主觀題匯總在高頓CPA網(wǎng)站上進行作答并且對照標準答案進行修改,提煉答案中的要點。對于重點主觀題目的做法是:刷三遍。
  經(jīng)濟法
  這是備考中花費時間最短的一門,相對簡單。具體的做法是:在上完一遍課之后,著重在錯題本整理了自己的知識盲點(民法、破產(chǎn)法方面基本沒有,主要集中在公司法、證券法、國企和涉外法律方面),并在框架上進行標注,在一段時間之內每天抽出30分鐘的時間背誦不熟的知識點。主觀題方面,我并沒有動手去做,而是自己大致分析題目之后,將答案中涉及到的所有法言法語的表述進行標注,然后熟讀和背誦。
  時間安排方面:我實際至進行了兩輪的復習,但其實三輪的學習可以讓自己掌握得更好,進入戰(zhàn)場才能輕裝上陣。
  因為大二的時候在線下的暑期班我進行了六科集中的學習,打下了扎實的基礎,所以為后來大四的備考節(jié)省了很多力氣,使得重新?lián)炱饋頃r比較輕松。
  第一輪:7月底-8月末
  第一輪主要在于書上的核心知識,主要在于打基礎,需要將知識點各個擊破,使得理解上不存在難度,同時每學習完一章需要進行每章節(jié)的練習,自行核對與訂正。在學習之前,我會和自己進行溝通,告訴自己時間不是很充裕,要保證復習效率,因此到自習室里我能馬上投入學習和看書。雖然我開始的較晚,但每天8—9個小時的有效復習時間我大概堅持了60多天,是一段最實質且非常有效的階段學習。同時,我也非常注重總結,去研究自己的遺忘規(guī)律,每一章節(jié)我都會做一個知識脈絡圖,大概總結成一頁A4紙的內容,這樣復習時才會更省時省力。
  第二輪:9月-10月
  主要是做題加查漏補缺。在這段時間內,我們需要對記憶內容的漏洞和盲點進行篩查,按照自己總結的知識框架延伸出一個個的知識點,檢驗自己,逐個擊破,然后就是通過做題加以鞏固,核心必考題目反復的動手做,我一開始只會看,這是一個致命的錯誤,看懂不等于會做,真正拿起筆做的時候才會發(fā)下存在很多細小的問題需要注意。在考前的兩周,我進行了會計、財管、稅法這三門理科的??迹谀M的考場環(huán)境中檢驗自己的學習成果,也為一周后的考試做準備。
  注會考試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只要肯投入經(jīng)歷有效學習就一定可以過!我很喜歡一句話:“很多事情不是看到了希望才去堅持,而是堅持了才會看到希望”在此,我與各位正在備戰(zhàn)CPA的廣大朋友們一起共勉,希望我們得償所愿,好成績終會如約而至!
  ▎高頓CPA學員原創(chuàng),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